会议专题

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49例临床资料,比较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对比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差异,总结鞍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 结果:鞍上型21例,鞍旁型28例,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较鞍旁型更常见(P<0.05).49例鞍区脑膜瘤,全切33例(Simpson Ⅰ、Ⅱ级),次全切14例(Simpson Ⅲ级),部分切除(SimpsonⅣ级)2例,全切率为67.3%.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 结论: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前者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更常见.在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是主要目的,单侧额下入路及翼点入路均能使鞍区肿瘤获得良好暴露,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鞍区脑膜瘤 手术治疗 单侧额下入路 翼点入路 疗效评价

伍敏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西南神经介入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

贵阳

中文

210-216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