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战国铜壶的修复
该壶是河南省洛阳市文物一队的库存文物,发掘于八十年代.由于该壶出土时破损十分严重,而且当地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人员短缺,所以一直未于修复.2007年洛阳市文物局决定加强提高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力量,特选派系统内部包括笔者在内的几位同志前往北京首都博物馆技术部学习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此件文物也随之带往首都博物馆技术部以配合学习.笔者有幸在首博修复专家指导下参与了这件春秋时期精美文物的修复全过程.这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壶历经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和潮湿环境影响,腐蚀已相当严重,墓室的坍塌使本已脆弱不堪的青铜壶严重破损和部分残缺。首先拍照建档、制定修复计划。 对该壶残片进行去锈、粘接、残缺补配最后对补配处做旧处理。修复结束后一件完整的春秋时期青铜壶重新站立在了起来,重新再现于世人面前。它器型宏伟、庄重;纹饰粗旷、严谨于器形搭配自然,是一件难得的青铜文物。整个修复过程都按照程序步骤做了拍照和详细的文字纪录,以便今后文物的保管和养护。
铜壶文物 拍照建档 修复计划 去锈工艺 残片粘接 残缺补配 做旧处理
康涛 李想 方盾
首都博物馆 洛阳文物复制品公司
国内会议
四川广汉
中文
53-55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