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铜器修复刻花工艺

青铜器修复中,刻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文物缺失部分带有花纹,一般方法是从对面的花纹翻模过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使花纹完全对上,最后对不上的花纹用锈色盖上,这种修复对展览尚可,如按照商业修复的要求,就不行,商业修复要求修复后完全看不出修复过的痕迹,所以缺失的花纹,需要采取刻花的技术修复完整. 刻花主要分为两步,一是画花纹,另一个是刻花纹。详细介绍了石膏、锡片、铜片刻花三种工艺。刻石膏花纹主要分为三大步:补石膏、画花纹、刻花纹。通常情况下,石膏刻花完成后翻模子铸锡,铸出来的锡花纹不会特别清楚,而且翻模时经常出现气孔,锡花纹上都会显现出来,因此这时就需要将花纹刻清楚。锡片刻是把铸出来的锡,与原文物缺失的部分完全对上,然后取下,将其放在特质的牙胶上烘烤,使锡片固定在牙胶上,方便刻花。刻铜花先用与原文物相同厚度的铜片把缺失的部分补上,四边缝隙越小越好,然后粘在文物上,像画石膏花纹一样,用丙烯颜料等工具,画出花纹。 青铜器的花纹不仅仅是当时人们装饰供欣赏专用,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于历史的研究很有价值。因此刻花工艺,能使文物更完整的体现在人们面前,使后人更充分的了解文物的包括的含义。

青铜器 文物修复 刻花工艺 石膏 锡片 铜片

倪炎

首都博物馆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四川广汉

中文

68-73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