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三峡出土汉代铁熏炉的保护修复
2007年元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三峡库区忠县乌杨花灯坟墓群发掘中出土一件汉代铁熏.铁熏炉锈蚀非常严重,根本无法分辨出它的器形.由于考古工地既无材料又无设备,没有条件对其进行彻底保护修复,则只能对铁熏炉进行简单的去除了些浮土,仅对铁熏炉局部出现的裂纹,用502胶水将缝隙进行临时加固,待完成考古任务后再开展进一步保护修复. 通过对铁熏炉仔细观察弄清了其存在的病害及破损状况,并参照《馆藏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确定铁熏炉病害类型,制定出保护修复方案。文物保护修复通过记录文物信息、清除表面硬结物、脱盐缓蚀、拼对与粘接、补缺与填缝、封护保护、完成修复档案几个步骤,基本完成对铁熏炉的保护修复,使其静置2年半后,未观察到有新的腐蚀迹象发生,这说明铁质文物自身达到一个稳定完成的合理状态。
铁熏炉 病害类型 文物修复 工艺流程
吕国琼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国内会议
四川广汉
中文
86-88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