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占各种眩晕的60%以上,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本病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项针为主治疗本病具有肯定疗效.本研究表明,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肯定,且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针刺风池、天柱、完骨三穴可以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此外,颈项部有丰富的神经丛,有研究报道,针刺项部腧穴可同时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使交感神经释放缓激肽,5-HT、乙酰胆碱等化学介质,可能也参与了血流动力学的调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项针疗法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罗开涛 朱佳浩
嘉兴中医院针灸科,嘉兴31400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3-115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