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来探讨ICD在心肌梗死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实践中置入ICD患者的生存率和两个大型一级预防临床试验(MADTT-Ⅱ和SCD-HeFT)的结果相似,在65岁以上患者中,注册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结果一致,即ICD置入能够带来临床获益。该研究进一步表明:患者符合循证指南推荐时,尽早置入ICD可以改善其生存率,增加临床获益。 近年来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比例均有明显增加,且患者资料符合目前相关指南要求。但一级预防患者的识别与植入工作有待改进,特别是,合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患者与未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识别。ICD在SCD一级预防中作用非常重要。结合其他无创指标挑选高危人群,可能更加适合我国一级预防实践,从而提高ICD在SCD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我们期待更大规模的对ICD植入情况的流行病学统计,为我国进一步改进利用ICD预防SCD工作提供全面的实践依据。
心肌梗死 心脏转复除颤器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王海昌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9-161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