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如何调整抗栓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ACS合并房颤患者的数目日益增长。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主要与左心房内(尤其是左心耳)血流痕滞、心房内皮功能障碍等相关,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有限,因而更依赖于口服抗凝药物的防治。HAS-BLED评分的目的并非拒绝出血高危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而是使临床医生有客观的工具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纠正未被控制的出血危险因素,这对于ACS合并房颤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2010年ESC,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以及2012年中国的指南/专家共识等对于ACS并房颤的抗栓治疗建议基本一致。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数据缺乏,目前主要推荐华法林。卒中风险高危的房颤患者合并ACS若药物保守治疗建议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VKA)(INR 2~2.5)+氯毗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治疗3~6个月,随后VKA(INR 2~2.5)+氯毗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100mg/d)治疗至12个月,之后VKA(INR 2~3)单药终生抗凝治疗。WOEST研究提示,ACS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华法林和氯毗格雷的双联治疗可能已经足够,但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周益峰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9-181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