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表心电图快速判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的流程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指起源于心房并有规律心房律的心动过速,可分为局灶性房速和大折返性房速.局灶性房速可能是由于自律性机制、触发机制和微折返机制所引起.由于局灶性房速是激动由单一兴奋灶呈放射状、圆形或向心性向外传播,而并不存在电活动跨越整个折返环的情况,所以在局部最早心房激动部位进行点射频消融可以成功消除房速.局灶性房速的起源点主要位于心房内一些特殊的解剖部位,例如终末嵴、心房近三尖瓣环和二尖瓣环的部位、冠状窦口、肺静脉口、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接处、左右心耳等部位. 本文提出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定位房速起源部位的流程图,以指导房速定位和射频消融,可以使术前准备更加充分,缩短标测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由于各种定位方法在自发房速、诱发房速和起搏标测下进行,各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P波形态上有一定的重叠,并且左右心房间电学连接多变,左房结构多变复杂,均影响定位的准确性。而在房速发作时,也可因房速伴1:1房室传导或P波被T波和QRS波群掩盖,难以准确判断P波,此时可采用压迫颈动脉窦、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或维拉帕米等方法引起房室阻滞,使部分P波脱离T波或QRS波群。

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病灶定位 临床应用

张树龙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

北京

中文

381-384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