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个体化心脏康复标准促进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落实

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患者需要更多的药物和医疗服务维护,国家和个人医疗负担也随之增加.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手术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持久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而国内外研究数据一致证实,通过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心脏康复和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减少医疗负担. 本文具体分析了ACS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患者、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择期PCI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手术后的心脏康复(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标准。大量研究证实,心脏康复可以使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降低33%,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36%,总的卒中事件降低32%,总死亡率降低21%。但我国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寥寥无几。上述数据和具体的操作方法鼓励为患者提供心脏康复治疗,并使患者长期保持心脏康复治疗效果。

心血管疾病 康复治疗 个体化标准 临床疗效

丁荣晶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

北京

中文

430-435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