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之优劣--无冕的王者之争,最终的胜利属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临床,50年间,已成为最经典、也最流行的心脏手术,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完成的CABG约800 000例.传统的(conventional)CABG术必须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亦即所谓on-pump CABG),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非体外循环下的CABG术(以下简称OPCAB)得到推广,自此揭开了两种术式的优劣之争. 实验证实OPCAB的临床效果不逊于on-Pump术式,但也未达到研究者预设的显著超越on-pump手术的地步。对于新技术的追随者而言,这样的结果虽优于ROOBY试验,但终不使人膺服。至少证实OPCAB完全可与on-pump CABG相比拟,从而肯定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对于特定的患者人群,如高卒中风险的患者,OPCAB可能更具意义,从而为更合理地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OPCAB的意义远不止是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而已,它在客观上简化了CABG手术的流程,使之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体外循环的依赖,将这一基本成熟的术式带入了崭新的领域,并已成为众多更为微创的术式的技术基础。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大抵如此,从无到有,到扬弃和革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入,CABG术及其相关技术的进步仍将继续,并取得更优异的临床效果。on-pump与OPCAB的技术之争,或许并无王者,而心脏病患者终将受益良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术式选择 临床疗效

万峰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

北京

中文

456-458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