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中下游流域古铜矿遗址的分布及与中原商周王朝的关系

商周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铜器的冶铸需耗费大量铜材。据目前所知,古铜矿虽在全国广泛分布,但储量巨大,矿脉集中,富矿比例高,且在商周时期即已大量开采冶炼的古铜矿,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中尤以江西瑞昌铜岭矿冶遗址的年代为早。经碳14测定所出坑木的年代,最早为商代中期,尔后经西周、春秋,以至战国早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位于湖北大冶矿区,从出土器物的形制和碳14年代测试,可知这一矿区的开发至迟始于西周早期,并一直延续至汉代。结合铜岭遗址的发掘成果,得以窥知长江中下游流域古矿冶技术自商中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乃至汉代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轨迹,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商周时期,中原王朝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有着不可割舍的密切关系,关键在于对铜矿藏的巨大需求。概言之,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中原乃商周王朝的核心地区。长江中下游流域虽地处偏远,但是盛产铜矿,对中原商周王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占有显著地位.

古铜矿遗址 空间分布 商周王朝 青铜文化 长江中下游流域

李健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国内会议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学术研讨会

湖北大冶

中文

21-2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