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文物保护过程回顾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我国发现的保存年代久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实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为研究我国矿冶技术发展史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建国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积极创造条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发掘出土后,遗址表面及坑木与大气相接触,加上一些难免的扰动,使遗址的封闭缺氧环境遭到破坏。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遗址内坑木及围岩出现了明显变化,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和省、市领导、专家的重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展开。1990年至今,遗址虽进行过一些小范围的局部修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大规模的全面防腐加固修复保护。遗址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古坑木及围岩的防腐加固修复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经常性的工作,如果古坑木及围岩毁坏,遗址的历史、文化、科技、考古信息将丧失,不可再生。因此,在此呼吁遗址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使遗址得以长期保护。

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 文物保护

石鹤

湖北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学术研讨会

湖北大冶

中文

315-31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