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武术服务民族复兴--浅议《易》学与传统太极拳关系
太极拳以腰为轴,带动周身四肢百骸处处划圆运动,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周身形成平圆,立圆,斜圆,八字圆,云围等等,这些圆的动作表现着一种力的含蓄柔韧美,也表示着一种无究的生机和活力。修炼太极拳,也就是得“水火即济”之象,“水火即济”是《周易》封上的说法,是指阴阳恰到好处,火得水不热,水得火不冷。“水火即济”利万物生存,是最和谐的状态。中国的传统哲理讲究阴阳的整体性,反映在太极拳上就是“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太极拳的大小动作必须是整体的,内外、上下、前后、左右、八面支撑都是互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及是很微小的动作,也必须靠全身整体的配合来进行。阴阳合而为太极,太极分则为阴阳;“太极”与“阴阳”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而太极拳亦是以静到动,从无到有,又从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至虚无境界。练拳要知其理,不明阴阳开合分化,不懂水火相济,不学刚柔动静之互根互用,则会偏刚偏柔而失去太极的根本要旨。更重要的,也失去了转病为康,克邪制病及克敌制胜的根本意义。极拳的规矩、劲力、神韵、应敌、健身养生,乃至延年益寿,都离不开阴阳交济的原则,无论是锻炼太极拳,还是研究太极拳;无论是从养生角度接受太极拳,还是从技击方面运用太极拳,都要掌握《易》学中的阴阳学说。
太极拳 健康理念 文化内涵 阴阳学说 《周易》
左江桥
国际太极拳年会浙江省常山陈氏太极拳分会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6-250
2012-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