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发病周期节律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笔者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入住院的3720例脑卒中病人,就其发生时间、发病规律、影响因素进行前瞻性统计分析,寻找不同类型脑卒中发病的时间规律,为高危人群干预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发现,脑梗死主要在白天活动时发病。脑梗死日发病有2个高峰,位于8:00和16:00,分别占全天的31.75%,11.80%,明显高于其它时段,尤于清晨发生率最高。分析原因可能为:清晨血中儿茶酚胺活性增强,使血压增高,后者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斑块破裂、出血、急性闭塞,或造成栓子脱落形成梗死。清晨小板活性增强,而组织内纤溶酶激活物活性下降,诱发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清晨血粘度在一天内最高,故是血栓形成的高发期。发病第2个高峰位于下午,原因可能系该时工作紧张、疲劳、出汗,导致血液粘稠增高或/和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致。脑出血日发病有3个高峰,分别为8:00,16:00,20:00,分别占全天的20.97%,11.74%,13.09%,明显高于其它时段。其机制认为可能和血压在该期波动较大有关。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发现24h血压有3个高峰,恰与上述3个时段吻合,进一步支持上述推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峰时位于14:00,16:00,占全天的33.92%,可能与该时段生活紧张、劳累等有关。
脑卒中 中老年患者 发病规律 临床干预
谢瑞奎 冯勋刚
山东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98-200
2012-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