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
本文对极低频电磁场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电磁场可影响Jurkat细胞的信号转导。这也一定程度上对细胞信号的转导而诱导或者抑制凋亡提供了线索。可以看到是否观察到极低频电磁场对酶产生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极低频电磁场的剂量。另外,酶的种类及酶的作用方式可能影响极低频电磁场的对生物体的作用,而其溶解性也是关键因素。在淋巴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中,Hone等人在探索淋巴细胞染色休畸变率的研究中,极低频电磁场本身并不引起染色体损伤,也没有引起畸变率改变。鉴于极低频电磁场的广泛存在及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和健康影响。国外对其与细胞凋亡进行大量和广泛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有部分关键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机制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细胞凋亡效应具体致病机制及致病通路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这方面有待研究的进展。剂量一效应关系研究由于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及电磁场内各分部点位强度不一,生物标志物或者效应标准并未确立,最大无作用剂量及最小有作用剂量目前仍不清楚,故难以确定剂量反应关系。人群研究目前国外尚未有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人群方面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影响接触人群细胞凋亡的特点,具体人群在多少强度的电磁场是否产生凋亡并未有研究。
极低频电磁场 细胞凋亡 致病机制 致病通路
王汉钦 闫雪华 丘创逸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国内会议
广东汕头
中文
299-304
201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