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大学生的在校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生过渡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趋向成熟阶段。新生过渡阶段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起始和开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向成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大学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正因为如此,对新生的关注已经从大学管理者的工作职责,演变成高等教育研究者、教师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共同的“研究兴趣”。本文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生教育项目”精彩第一年——新生引航计划”为例,分析中国大学新生教育项目在借鉴西方经验同时的“本土化”尝试,具体表现在:对新生教育项目理念与理论基础的补充,对新生教育项目系统性和活动类型提供的启发,关注对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综合起来看,中外高校新生教育的实践尽管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日益开放而呈现出逐步趋同的特点,但差异还是明显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专职教师的参与度,项目的精致化程度,以及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高等院校 新生教育项目 教学实践
张晓京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 北京10087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8-144
2013-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