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市小面积高校静态交通管理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学院南路校区)为例

北京大量存在的小面积高校作为北京市典型的存在样态,其静态交通管理问题典型且突出,而对该问题的解决则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学院南路校区)为例,通过对校园停车需求、供给等特征的分析,全面呈现该校园动态的停车现状和问题,建议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已出现及将出现的问题,合理规划,在尽量转移停车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发展建筑物附属地下车库车位,有条件的也可将发展立体停车设施纳入规划,逐步缓解、解决严峻的停车问题。可利用经济杠杆对校外车辆停车需求进行科学的控制与调节,在校内车辆停车需求最高和最低的时段分别实行不同的价格机制;同时,对固定业务往来的校外车辆可按照惯例校内车辆方式实行停车证发放和管理,将其纳入正常管理范畴。实行精细化运营模式,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创新校园交通管理模式,如采用智能化的道路卡口机动车检测系统及停车系统,对出入学校及有停车需求的机动车辆进行智能管理;在校园出入口使用实时的车位数量统计、显示系统,对车主进行人性化提醒的同时,实现对外来停车需求的分散和转移,可以考虑尝试由公安交管部门直接授权各高校设置的交通标牌以法律效力、交通协管员进入校园、电子眼进入校园,甚至由公安交管部门授权校内交通管理人员以准交通协管员身份维护校园内交通秩序。同时,两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立法,填补高校违规停车的立法空白。

高等院校 停车管理 交通特征 车位供给

王玉山 杨中英

中央财经大学保卫处 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6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

香港

中文

319-324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