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易经到数字医学

《易经》对科学、文化、艺术、医学等均有深刻影响。针石之术等在《易经》中都有记载。“剥”卦是关于病因理论的思想萌芽;“豫”卦是诊治与祛病;“萃”卦是心理学的;“艮”卦是中医养生;“咸”卦是讲针石之术。而阴阳五行更是中医学的基础。可以认为《易经》的基本观点是“易者数也”“事事皆数”“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是极其严谨、深刻的科学之说。数学使哲学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束缚,把对自然作用力的神秘、玄想和随意性去掉,并把似属混乱的现象归结为一种并然有序的、可以理解的格局(这正是“数字医学”的基础和功能)。数字医学(Digital Medicine)作为信息技术与医学科技等多学科交叉之新兴科学兴起于上个世纪末,是运用数字化技术解释医学现象、解决医疗问题、探讨医学机制及提高医疗临床诊治水平。它是信息科学、计算技术、网络技术的综合,使临床工作更加个体化、精确化、微创化和远程化。数字医学可分可视性、物理性、功能性和智能性四个阶段或层次,目前可能尚处于可视性和物理性。我国数字医学发展迅速。试图将易经和数字医学联系起来。数是纽带,二进制就是关节,无论是计算机的演算和数字组合与易经的艾卦和推绎,都是数字的处理,从而应能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也试图将现代科学(特别是遗传学)对人体的认识与周易的古典表达做个简单的对照。如果将现代遗传学检查技术与古老的周易运算结合起来,也许就可以达到“3P”医学,即可以预防(Prevention)、预测(Prediction)和个体化(Personalization),这将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前景。下一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也应该是中国的世纪,是否也可以是《易经》的世纪呢。 易学也与信息科学等一样,是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它也要不断被发现、认识,被理解、应用,被推动、发展。易学和现代科学的结合可以使认识向宏观层面扩展,向微观层面深入。可以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融合,可以更好地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藏。

数字医学 易经 信息科学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国内会议

2012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

合肥

中文

17-21

2012-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