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枝叶生物量在不同营林模式下的冠层和大小枝分布
以浙江省不钩梢和钩梢两种不同营林模式下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对不施肥和施肥样地上的毛竹枝、叶生物量在冠层和大小枝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钩梢毛竹枝、叶和枝叶总生物量在冠层上的分布符合Peel-Reed模型,而钩梢毛竹符合二次曲线分布.施肥对不钩梢和钩梢毛竹均增加了其枝、叶生物量,对于不钩梢毛竹而言,叶增量主要分布在8-30枝盘,枝增量主要分布在5-26枝盘,且不钩梢毛竹叶增加量在≥8枝盘大于枝;钩梢毛竹枝的增加量主要分布≥8枝盘上,并且在各枝盘上均大于叶增加量.从相对增加量来看,不钩梢毛竹随枝盘数(特别在≥25盘)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钩梢毛竹随枝盘数增加呈递减变化.不钩梢毛竹叶枝比在施肥处理下高于不施肥处理,叶枝比随着枝盘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钩梢毛竹叶枝比对施肥的响应在不同冠层表现不一致.综合来看,不钩梢和钩梢毛竹枝、叶生物量的冠层分布存在差异,其对施肥的响应上也表现不一致,反映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冠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差异.
毛竹 经营模式 枝叶生物量 冠层分布 大小枝分布
朱强根 金爱武 王意锟 唐世刚 周婧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264-268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