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难生根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扦插和组织培养(微扦插)是木本植物主要的无性繁殖方法,三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已经用插木法繁殖杨柳科的某些树种,但此时它只是单纯作为繁殖易生根树种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利用试管内长期继代培养和二步生根法,成功地诱导核桃品种试管生根。这一技术在6个成龄品种上应用,获得了60.5%-89.7%的生根率和2.0-3.6条/株平均根数的结果。同时,借鉴试管复幼诱导生根的经验,通过芽接或试管继代培养,获得幼化材料,再进行埋干处理,成功地诱导‘辽宁1号’核桃品种嫩枝扦插生根。生根率达78%以上。接着采用这种材料制备技术,诱使50余种难生根阔叶林植物产生不定根。以核桃为例,阐明了茎插穗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起源和分化发育过程。为了深入研究难生根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生理机制,建立了高效、同步和稳定性好的741杨叶片和核桃成熟或近成熟种实子叶不定根发生体系。对741杨不同发育状态、不同外值体以及生长调节剂IBA水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以741杨生根试管苗上的叶为材料,在1/2MS附加0.5mg/L IBA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利用这一体系,生根时间集中诱导后6-8天,第8天生根率达到100%,平均生根条数为3.7条/叶,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以核桃成熟或近成熟种实子叶为试材,在1/4DKW基本培养基上培养,近胚端的生根率达100%,而中部和远胚端的生根率为0。当培养基中附加一定水平的IBA(0.5~lOmg·L-1)时,子叶中、远胚端被诱导产生不定根;附加2mg·L-1 IBA其内源IAA的变化与子叶近胚端在1/4DKW基本培养基上发根时有相似的趋势;反之当培养基中附加6-BA抑制子叶生根,也抑制了与生根相关的IAA变化和蛋白表达。这一研究成果和不定根发生研究模式的建立,为从分子上深入认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提供了条件。

难生根木本植物 不定根 生成机理 组织学

裴东 董宁光 王清民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福州

中文

1-2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