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NA ITS序列和RAPD分子标记的桑黄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ITS序列分析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株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6个菌株的ITS1-5.8S-ITS2序列长度介于590bp~714bp之间,其中5.8S序列最为保守,均为160bp,ITS1长度为220bp~310bp,ITS2长度为210bp~245bp,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同属不同种的桑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对相同种的杨树桑黄—瓦尼木层孔菌进行RAPD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0株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遗传多态性丰富,10株杨树桑黄菌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东部山区,区域相对集中,RAPD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地域分布差异关系不明显,没有表现出地域性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研究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掌握和积累区域桑黄菌物资源的基础信息,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菌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桑黄菌 遗传多样性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
张跃新 胡伟 邓勋 宋瑞清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牡丹江 1570111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牡丹江 157011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哈尔滨 150040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229-236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