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骨桥蛋白表达及自噬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主要病因.研究DN的分子机制,对防治其发生及进展有重要意义.已经明确,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影响DN预后的重要因素,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及其下游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等炎症因子的作用是肾小管细胞凋亡、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增加、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目的:炎症与自噬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探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炎症分子OPN及自噬的影响。 方法: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取12只给予30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肾病+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组(DN+PDTC组)(PDTC腹腔注射,100 mg-kg-l.d-l);另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DTC组。 结果:各组大鼠血清BUN、Scr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DN组、DN+PDTC尿白蛋白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但DN+PDTC组明显低于DN组(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DN组小管间质损害明显(3.0±0.8分),其程度显著高于DN+PDTC组(1.5±0.5,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激活与自噬功能缺陷密切相关,PDTC可能通过阻断NF—κB活性而增强小管细胞自噬能力。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 间质炎症分子 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 骨桥蛋白 细胞自噬
高姗 贾俊亚 闫铁昆 于亚民 商文雅 韦丽 郑振峰 林珊 方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分会暨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学术会
天津
中文
227-230
2014-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