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71-2010年高亚洲地区自由大气0℃层高度变化及其对冰川的影响

基于站点探空资料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1971-2010年高亚洲地区夏季自由大气0℃层高度的时空格局,分析了大气0℃层高度在山区气候与冰冻圈研究中的意义.此外,选取11条具有不少于15年监测记录的冰川作为参照冰川,定量评估了大气0℃层高度与冰川物质平衡和平衡线高度变化的关系.探空资料与再分析格点资料均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亚洲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普遍表现出上升的趋势.91.9%的探空站表现出了升高趋势,其中40.5%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再分析资料在60-110°E与20-60°N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86.6%)也表现出了升高趋势.基于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的夏季0℃层高度倾向率分别为2.3和1.7m·a-1(p<0.05),且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p<0.01).高亚洲地区北部的0℃层高度升幅比南部的更为明显,尤其是阿尔泰山、天山东部及其祁连山西部.冰川的物质平衡和平衡线高度均与夏季大气0℃层高度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且绝大多数冰川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0℃层高度每升高10m,大多数冰川的物质平衡会随之减少21~38mm,平衡线高度上升3.1~9.8m.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大气0℃层高度与邻近高海拔山区的地面气温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大气0℃层高度可以运用于高海拔气象监测匮乏地区的气温资料重建.

大气温度 大气层 高度变化 时空格局 冰川 物质平衡 平衡线高度

王圣杰 张明军 李忠勤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7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