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川均衡调整模型的研究现状
冰川均衡调整(GIA)是固体地球对末次冰期冰盖消融的响应,表现为固体地球的变形、海平面变化和地球重力场变化,具有持续性和全球性特点.研究南极GIA的模型可以了解末次冰盛期以来冰川历史、进而有助于了解自古至今与未来的气候演化,尤其重要的是,研究GIA的模型可精确估计GIA对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物质平衡监测的影响. 全球GIA模型包含了南极。主要利用全球海滩相对海平面(RSL)历史数据,采样地球物理反演方法,估计末次冰盛期以来包括南极地区在内的全球冰盖厚度变化,现有的模型有ICE-4G和ICE5-G模型(Peltier,1998,2004)、考虑地幔流变和岩石圈厚度横向非均匀性的ICE-4G+RF3L20(beta=0.4)模型(Wang et a1.,2008),全球模型的主要问题是RSL数据分布在全球海岸地区,从空间上不能对GIA模型形成完整约束,而且全球ICE5-G模型的时变重力预测在北美哈德逊湾西部有较大差异,说明需要增加新的约束完善全球模型。ICE5-G模型同时使用了VLBI资料、地面测站重力变化监测数据,还考虑了旋转反馈。Peltier的ICE5-G的冰模型和预测结果可靠性较低。 区域性GIA模型专门针对南极进行研究。IJ05是Ivins&James(2005)给出的,冰盖模型是根据不同来源冰川地质学研究结果归纳的,选择两种代表性的黏滞度剖面,预测了地壳隆升速率和重力场变化,两种结果有较大差异。Ivins et al.(2013)给出了利用改进型模型IJ05-R2,以GPS观测地壳隆升速率为约束,略微调整表面冰盖模型,同时给出了受约束的地幔黏滞度结果。Whitehouse et al.(2012)给出了W12a模型,利用了冰川地质学大量的数据,采样冰盖数值模型以每隔5千年重建了2万年以来冰盖的变化,同时采样历史海平面和GPS数据,调整了冰盖模型,给出了最佳的地幔黏滞度剖面,由于冰盖模型的时间分辨率较低,现今近十年GIA地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趋势预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给出经验模型(Riva et al.,2009;Gunter et a1.,2014),由于依赖雪粒层压实作用的高程变化和雪粒层密度,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冰川 均衡调整 全球模型 区域性模型 南极
汪汉胜 沈强 相龙伟 江利明 贾路路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7,武汉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7,武汉;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北京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100036 北京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