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以祁连山北坡(海拔:2700~3300m)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法分4个海拔段共设置15块样地,调查和分析了青海云杉林生物量的海拔变化.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的树高与胸径关系符合对数方程,其中在海拔2900m以下更利于树木的高生长,海拔2900m以上则更利于树木的胸径生长.胸径越大,不同海拔段内同胸径树木的树高差异越大.(2)青海云杉林总生物量平均为130.52±50.33t/hm2,并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变化模式,在海拔2800~2900m最高,为153.94±72.48t/hm2;在海拔3100~3300m最低,为101.09±65.61t/hm2.(3)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主要来源于中树(12.5cm<DBH≤22.5cm)和大树(DBH>22.5cm),两者生物量分别占青海云杉林总生物量的43%和35%.随海拔升高,幼树和幼苗生物量呈下降趋势,大树生物量则呈增加趋势,在海拔3100~3300m,大树生物量占青海云杉林总生物量的71%.林分密度、林龄和生境条件是导致青海云杉林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最直接因素.

青海云杉林 生物量 树木径级 海拔梯度

张雷 于澎涛 王顺利 王彦辉 刘贤德 金铭 张学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1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