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星-地观测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峰地区冰面高程变化(1974-2010)
山地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青藏高原上冰川的变化对高亚洲及其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多源DEM以及实测点等监测纳木那尼峰地区的冰面高程变化.基于历史地形图生成了纳木那尼峰地区1974年的DEM;基于2006年的ALOS/PRISM立体像对生成的纳木那尼峰地区的DEM,本文基于实测GPS点和ICESat/GLAS光斑点对其进行了评价和校正.然后将1974DEM、PRISM DEM和2000年的SRTM DEM转换到同一坐标系和高程系,并选取非冰川区进行了多源DEM之间的精度评价以及校正,最后利用校正后的多期DEM计算出纳木那尼峰地区冰面高程变化.结果显示,纳木那尼峰地区的冰川在1974~2000和2000~2006年间分别减薄了10.43±1.81m和5.06±2.77m,减薄速率分别为0.42±0.07m/a和0.72±0.4m/a.基于ICESat/GLAS和SRTM计算结果显示,纳木那尼冰川在2000~2009年冰厚平均减薄速率为0.63±0.32m/a;而利用实测差分GPS测量得到纳木那尼冰川在2008~2010年冰厚平均减薄速率为0.65±0.25m/a,纳木那尼冰厚减薄速率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根据对普兰县的气象统计结果显示,气温升高是纳木那尼冰川加速减薄的主要原因.
冰川测量 冰面高程 数字高程模型 纳木那尼峰
宗继彪 叶庆华 田立德 Takeo Tanado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pan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