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ICESat和IceBridge数据计算北极海冰干舷高变化

海冰干舷高是计算极地海冰厚度的重要参数.介绍了计算干舷高的方法,利用2010~2012年间IceBridge航空激光观测数据,得到沿测线的干舷高,并根据航线交叉点处不同时间得到的干舷高计算了干舷高变化率,经统计,共得到138个交叉点,其中82%的交叉点处干舷高变化速率在-30~30cm/yr范围内.同时,在覆盖IceBridge的观测区域内,利用2003~2008年间的ICESat海冰干舷高和冰厚度产品,计算的交叉点干舷高变化速率在-20~20cm/yr的范围内.其变化趋势与IceBridge数据得到的干舷高变化情况基本相同.

北极海冰 干舷高 计算方法 观测数据

于飞 文汉江 刘焕玲 王友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辽宁 阜新 123000;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 430079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