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和构造耦合
玛雅雪山(4447m)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冰川地貌比较典型.应用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OSL)对其冰川地貌发生时代进行定年,结合地貌特征,确认玛雅雪山末次冰期发育两次冰川作用:第Ⅰ组冰碛物年龄23.2±1.0ka,上覆沉积物年龄2.9±0.3ka,2.3±0.1ka,判断该套冰碛垄属于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对应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第Ⅱ组冰碛垄冰碛物年龄42.6±1.9ka,45.7±3.0ka,冰碛物上层沉积物年龄3.6±0.2ka,判断该冰碛垄属于末次冰期中期,对应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s3,MIS3b).计算玛雅雪山现代平衡线4900m,末次冰期雪线4100m.通过庄浪河阶地确定玛雅雪山的隆升速率,推断末次冰期以来玛雅雪山抬升100-140m,利用10Be数据计算玛雅雪山剥蚀速率25mm/ka,末次冰期以来剥蚀2-4m,恢复末次冰期流域高度4150-4100m,达到了末次冰期雪线(4100m),在流域平均高度到主峰之间冰川开始积累,发育冰川.结合其他环境指标综合推断,论证玛雅雪山冰川发育是在气候和构造相耦合的背景下发生的.
冰川作用 气候耦合 构造耦合 玛雅雪山
刘蓓蓓 张威 崔之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