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若干城市的政策比较与启示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实现我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各城市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生态城市或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行清洁生产,其实施及其运行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一地的发展战略与结构调整,也涉及到经济、科技、水利、建设等部门的利益协调。政府能否在“举全市之力”的推动下,做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组织管理等步调一致、系统统一,是取得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推进清洁生产,其政策制定必须立足于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本土特色,在新的政策坐标体系下寻求清洁生产的新目标、新方向,现标准。通过提升标准、开拓视野和政策创新,全面提升实施水平,促使运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保证政策到位、措施落地、管理有效。推进清洁生产,不仅要有宏观政策的支持,更要有配套措施具体落实。因此,要加快对相关政策、标准等的系列配套,在推进清洁生产,规定中和执行过程中,不断对各地的政策实施加以总结和完善,并注意在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关联清洁生产的相关内容,同时在政策执行、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细化。
生态城市 清洁生产 政策体系
隋映辉 赵琨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10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