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仿生分子识别和催化的超灵敏电致发光H7N9病毒基因分析

灵敏、准确和高选择性检测特征寡聚核苷酸序列已经在诸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分子诊断、基因治疗和癌症的早期筛查等。因此,发展高灵敏的核酸分析策略,尤其是针对低生理水平特定DNA/RNA序列的分析方法,显得非常必要。以电化学为激励手段、耦合光谱分析特征的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已在生物分析特别是核酸分析中得以广泛应用。本工作以类石墨烯的氮化碳纳米片支撑的原卟啉钴作为仿生催化探针,用生物偶联技术赋予模拟酶识别特异性,通过构建实际的禽流感病毒H7N9血细胞凝集素编码序列的检测体系,发展体外生物传感方法:在茎环构型探针与目标DNA杂交后,探针的发卡结构打开,暴露生物素化的3”末端。该位点可特异性识别链霉亲和素修饰的hemin”Co(Ⅲ)”@g-C3N4,使大量hemin”Co(Ⅲ)”作为高活性还原剂富集于传感界面,从而极大消耗量子点近红外ECL的内源性共反应剂,即溶解氧。被猝灭的ECL强度与待测物浓度呈反比,从而实现超灵敏的DNA检测。在记录信号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同时,考察模拟酶的生物标记率和相容性,从而证实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对天然酶的替代潜力。

核酸检测 氮化碳 原卟啉钴 电致化学发光法 禽流感病毒

袁培新 邓盛元 季旭波 单丹

南京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 南京市 210094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桂林

中文

149-150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