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匹罗星乳膏外用治疗细菌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皮肤覆盖整个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接触外界的第一道屏障.夏季皮肤常由于多汗、潮湿可形成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为许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正常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6~8万个细菌,菌群分常住菌和暂住菌,常住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暂住菌最重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和链球菌.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甲沟炎、湿疹、于足癣继发感染为皮肤科常见病,其致病菌主要是金葡菌和链球菌。莫匹罗星原名假单孢酸A,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为百多邦,由荧光假单胞菌产生。1986年在英国开始应用,1993年进入中国,其化学结构及作用方式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完全不同,因此没有交叉耐药的危险。其分子中的短脂肪酸链通过不饱和酯链连接到大的单胞菌酸分子上。莫匹罗星在金葡菌中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抑制蛋白质及RNA的合成,其细菌细胞上的主要作用靶点为异亮氨酰tRNA合成酶上的异亮氨酸结合点。在接近金葡菌的MIC(1μg/mg)时,莫匹罗星有抑菌作用,而在高浓度如用于皮肤的2%浓度时,则有杀菌作用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该药有很好的渗透能力又不被吸收入血,既使吸收入血,莫匹岁星也可迅速代谢成无活性的首一酸,并经肾脏排泄,这就决定了百多帮软膏外用的稳定性,无蓄积性。莫匹岁星对需氧型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而这些病原菌正是皮肤的原发和继发感染菌。莫匹罗星抗菌谱的主要特点是,该药对皮肤的正常菌群,如细球菌、棒状杆菌及丙酸杆菌仅有微弱的活性,这些正是皮肤自然抗感染的成分。英匹罗星软膏治疗浅表性皮肤感染在临床和细菌学上的疗效均与系统用药基本相同,因此局部用药更合适。Mertz组在53例脓疱疮的双盲对照研究中观察到用莫匹罗星每日三次局部外用与30~50mg (kg.d)的红霉素口服临床疗效相等,但细菌清除率莫匹岁星明显优于红霉素(88%:37%)。体外耐药研究发现,引起细菌性皮肤病的金葡菌50%耐红霉素,而对莫匹罗星100%敏感。本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疗效接近。试验组药物敏感率最著高于对照组,耐药菌株显著低于对照组,对莫匹罗星软膏来说药物很少残留于皮肤上,易于快速吸收,局部不感觉油腻,患者对莫匹罗星乳膏治疗顺应性好,患者不良反应少。
细菌性皮肤病 莫匹罗星乳膏 药物外语 临床疗效
周琳
473000 河南省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35-236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