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及饮食结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新器材的不断面世和基因药物临床研究的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患者的保肢率明显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累及髂、股、胭动脉,目前随着TASCⅡ共识文件的出现,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腔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高效等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减少对机体创伤,安全性高.随着对介入治疗方面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下肢动脉闭塞症 发病机制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杨熙园 沈雅平 龙吉甫 刘卫新 王婷 周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14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4

国内会议

2016全国慢性病诊疗论坛

昆明

中文

18-21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