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体质与辨证结合护理白塞氏病皮肤黏膜病变的临床体会
白塞氏病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等,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器官,其中,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的黏膜病变为多见.中医对该病比较全面的认识见于《金匮要略》:“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称之为狐惑病.本文通过讨论皮肤黏膜病变的白塞氏病患者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采用个体化医疗手段实施护理,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白塞氏病患者多属于湿热体质,饮食以清淡为宜,平素多食用清热化湿的食品,如薏米、赤小豆、冬瓜、丝瓜、大白菜,不宜吃辛辣、牛羊肉、火锅、烧烤、大枣、桂圆等辛温助热的食物:适度运动锻炼,缓解急躁情绪:同时可以选择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穴位,如,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阴陵泉。肝胆湿热,循经上攻证:该型患者情绪急躁,火热症状明显,在注意口腔、眼部护理的同时,需告知患者调整心情,缓解情绪,饮食宜多食用黄瓜、苦瓜藕等甘寒、苦寒的食物。湿热蕴结,流注于下证:该型患者病情缠绵,湿邪重于热邪,在注意外阴肛周、下肢护理的同时,避免在潮湿环境居住,暑夏季节病情的复发或加重,禁食滋补食物,戒烟酒。湿热炽盛,毒伏气营证:该型多见于病程较长,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临床表现有气阴耗伤的症状,在治疗的同时可加生脉饮调理。
白塞氏病 皮肤黏膜病变 中医证型 中医体质 护理干预
侯芳霖 傅燕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山东青岛 266033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7-38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