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并椎旁脓肿1例诊治体会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等地区,为农牧区高发疾病;同样结核病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农牧区,两者均可侵袭脊柱。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由于在临床表现、实验宗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都与脊柱结核相似,故极易误诊为脊柱结核。 本例患者病初症状不典型,无发热,无明最多汗、乏力,无游走性关节疼痛,无肌肉疼痛等典型症状,直到后期才出现较为典型的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多汁等症状,且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旁脓肿发生率较低,有学者认为仅为1-2/10000,因而病初忽视了布氏杆菌病,导致误诊。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表现为椎体边缘性破坏,同时有骨质增生硬化,硬化边缘内可见新的破坏灶,无死骨形成:椎旁脓肿与腰大肌分界清晰,脓肿内无钙化“。PPD试验阴性,不能排除结核感染,但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特异性水平与目前结核病学检验金标准“AFB”相似,反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活动性结核。脊椎结核多有肺部结核病灶或结核病史。布氏杆菌凝集实验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助确诊。血、骨髓细菌培养,未用抗生素治疗前的高热患者阳性率较高。 总之,由于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在本地区的发病率均较高,均可侵袭脊柱,形成椎旁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影像检查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并椎旁脓肿形成发生率低,医生对其认识不足,疾病初期容易误诊。因此,临床上对脊柱炎并椎旁脓肿的诊断,尤其是农牧区患者,要考虑布氏杆菌病的可能,早期行相关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布氏杆菌病 脊柱炎 椎旁脓肿 误诊现象 鉴别诊断
崔小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传染病医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69-69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