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早衰机制及防治
棉花早衰是指由于自身或外部因素,在有效的生育期内,棉株局部或整体过早终止生命活动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综述了棉花早衰的表现及判断指标,分析了引起棉株发生早衰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棉花早衰治理的策略,要选育优良品种。高产优质棉花品种必须具备较强抗性,要选择抗病、抗虫、抗旱衰、抗逆性强、生命力强和适应性广的品种的优良包衣种子,提高棉花抗性水平。同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在不同田间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重点选择,通过不同品质性状及分子标记选择。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旱发现旱防治,控制蔓延,促使棉株生长稳健。在棉花生长后期通过化学方法及时防治棉盲蜻、棉蚜、红蜘蛛等,提高棉花叶片光合效能,增加成铃率,是防止棉花旱衰的有效途径。同时枯黄萎病也是导致棉花旱衰的重要因索之一。适当控制棉花徒长、培育壮棵、减少枯科学管理,合理施肥。 因地制宜培育稳发型抗虫棉品种,合理轮作和深耕,减少土壤有害菌,疏松土壤改良其团粒结构,为棉花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棉株健壮生长。适当晚播密植并在适宜的时期合理整枝,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向蕾铃运输,提高养分利用率。开花期和结铃期可适量增施钾肥,棉花生长中后期注意防病,干旱及时浇水,淹苗及时排水,另外要结合当地天气和土壤肥力综合考虑合理化调。合理施用有机肥,施足底肥,掌握好追肥时期,合理施用叶面肥,提高棉花自我调节和抗病抗逆能力。
棉花早衰 病虫害防治 品种选择 抗性育种
陈兰 张桂芝 王爱玉 李浩 张晓洁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国内会议
江苏徐州
中文
58-60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