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及前景分析

长江流域棉区作为我国棉花的传统优势种植区,在稳定我国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探索集成了麦(油)后直播棉在机采条件下的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麦(油)棉播种基础模式、棉田管理模式、机械化作业模式。这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相匹配。 小麦、油菜收后棉花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温度适宜加快了生育进程;现蕾、开花、结铃集中在6-8月,正是温、光、雨高值期,与棉花自身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同步,可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促进多结铃、结大铃。从抗逆性角度,直播棉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旱性显著提高;因直播棉生育进程较常规种植发生了较大变化,打破了病虫发生规律,病虫危害减轻;直播棉高密度种植吐絮集中,棉花成熟的一致性好,特别是适应了机械采收。棉花于10月下旬到11月初收获后正是小麦、油菜的适播(栽)期,为麦(油)适期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周年内环境条件的充分利用,同时为作物轮作倒茬、耕作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模式通过密植化调等技术,将棉花群体吐絮高峰期调节在10月中下旬的20 d左右,为机械采收、实现全程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棉花实行麦(油)后直播,不仅减少了育苗移栽棉花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50 d左右的管理和投资,而且因麦(油)后直播棉集中成熟吐絮,群体生长期缩短,还会减少灌水、追肥、喷药等管理,从根源上解决原植棉方法用工多、投资大的难题,使棉花管理轻简化成为现实,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形势,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

直播棉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机械化作业

宋美珍 贵会平 支春学 陈军伟 张西岭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国内会议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6年年会

江苏徐州

中文

131-132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