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苍耳头”的考证

目的:对《肘后备急方》中苍耳头药名进行品种考证. 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结合《肘后备急方》条目记载内容,进行对比考证.《肘后备急方》记载:苍耳头一把,以水一升,浸水中十余度,饮水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收录苍耳子这味药材时也将其作为附方,可见《肘后备急方》中“苍耳头”应为现在所用的苍耳子。鉴于此,本文对有记载苍耳的古代本草从药用功效、植物形态两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查阅,对苍耳子品种的植物来源加以进一步考证。 结果:在我国共有苍耳属植物4种2变种,其中苍耳(原变种)Xanthium sibiricum Patr.广布于全国各地,适应性强,易于散布,各种环境都适宜生长,尤其在荒野路边。至此,可以认为古代药用苍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物种一致,药用苍耳子正品来源应为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无疑。对其基源植物苍耳,《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药志》等都有较为详细可靠的描述,对于药材苍耳子不论从基源还是果实性状描述及理化鉴别。 结论:考订出苍耳头为菊科植物苍耳Xan 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果实的茎叶,可为现代人应用《肘后备急方》提供参考.

苍耳子 药名考证 中药药理 《肘后备急方》

谌攀

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广东中山5284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葛洪医药学术思想研究暨岭南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

广东惠州

中文

32-33,4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