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粉体的历史演变
中药粉体入药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一种重要使用方式,如传统散剂直接以中药粉体入药,丸剂中大部分以药材细粉为原料制备而成,并且在所有方剂中,以粉体入药的剂型占了总方剂量的较大比例.鉴于中药粉体入药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粉体的定义、入药的历史演变、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综述,为进一步对中药粉体入药的研究提供参考.中药生药粉即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经粉碎后所得的粉体。综上所述,中药粉体入药历史源远流长,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它们在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的推广又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它们的出现也是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型中药饮片更有可能被接受,肖培根院士认为,现代中药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产物,它应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服用)等,当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对产品的标准和要求时,才能在社会上广泛流通。而粉体入药的优势也是逐渐显示出来,既能保留原饮片全成分,又能使得饮片使用越来越方便,药效更好的超微中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微米量级中药的细化程度不涉及原子或分子结构层面的变化,因此不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更不会对安全用药构成威胁。研究者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以此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使得中药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中药粉体 入药方式 历史演变
杨泽锐 彭丽华 邓雯 成金乐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广东中山,528437;广东省破壁粉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广东中山,528437;广东省破壁粉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中山,528437
国内会议
第二届葛洪医药学术思想研究暨岭南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
广东惠州
中文
115-11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