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水”理论探索与实践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肾者主水”与《素问·逆调论》载”肾者水脏,主津液”的藏象理论指导中医药学临床实践至今,如何运用现代医学物质基础表述”肾主水”理论本质?怎样借助”肾主水”理论指导临床新技术创建与应用?不仅是中医药学研究者力图诠释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力求演绎的临床关键问题,西京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小组基于”肾主水”理论初步探索、试图创建临床病证辨治新技术,本文简要报告部分结果。中医学理论认为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研究发现,选择性转运水的细胞膜蛋白-AQP广泛分布于器官组织(胃肠粘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吸收与分泌、细胞内外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借助AQP组织分布特征,初步论释“肾主水”的现代医学部分本质。中医学认为“肺肾”关系属“金水相生”关系,单纯研究中医学肾“主水”,而不联系中医学“肺、脾”二脏所具的调水功能,不仅有悖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又使得肾“主水”理论本质研究局限而价值骤降。而基于“ H2C03-H20-C02”链而使“肺脏与肾脏”相关,借以探索肾主“水”与肺“通调水道”、肺“主气”与肾“主纳气”的中医学“肺肾”关系的现代医学本质。另外,通过临床认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中医证候、结合现代医学病理认识,依据肝肾病证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特点,借助中医“血不利则为水”论点,首次提出“瘀水病证”概念、即:血瘀与水障(水运障碍)兼并之证,创新中医学病理理论。
中医学 藏象理论 临床应用
李锋 张鹏 张晓菊 任秦有 薛松妍 李晓苗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西安 710032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32-137
2014-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