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肾同源”理论的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认为肝与肾的关系密切,即”肝肾同源”.”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乃祖国医学体系中五脏相关理论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同居下焦的肝肾两脏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的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应运而生了”肾病治肝”、”肝病治肾”、”肝肾同治”之法.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与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相互为用,肝肾同居下焦、阴阳互滋互制,肝肾经络相交、隶属于奇经。随着中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肝肾同源”的实质,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联系起来,并延伸至下丘脑-垂体-肝轴。肝肾在现代医学意义上不同源,但肝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肾疾病具有潜在的共同病理机制;“肝肾同治”现象进一步证实肝肾间存在密切关系。
中医学 五脏学说 肝肾同源理论 现代医学
李平
中日友好医院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56-161
2014-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