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1971年Combes报道了1例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内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沉积(HBsAg),将该病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HBV感染伴发肾小球肾炎发生率为6.8%~20.0%.HBV-GN的发病机制尚十分不明确,可能与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乙肝病毒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而致肾脏损害;感染导致自身免疫损伤;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临床诊断标准:血清HBV抗原阳性;确诊为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目前关于HBV-GN的临床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案,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运用有待考量。因为单药治疗HBV-GN疗效有限,且易复发,因此联合或序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就成为研究热点。常用的组合有干扰素+核普类似物,核普类似物+核普类似物等组合来抗病毒治疗。鉴于中医药治疗肝病、水肿等疾病的成功经验,从肝肾同源、脾肾气虚、湿热邪毒、癖血风邪等,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经验。中医认为HBV-GN的病机关键是肝肾俱虚、湿热疲毒互结、虚实夹杂,故清热利湿、活血解毒、补益肝肾、扶正祛邪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主要方法。根据中、西医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运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如益气扶正、化瘀解毒等中药材)治疗HBV-GN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 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
袁发焕
全军肾脏病中心;重庆市肾脏病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重庆市 400037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313-323
2014-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