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干预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 制备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利用其RNA干扰作用,沉默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ng2基因的表达,体外研究其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为后期进一步进行裸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体内靶向性干预实验奠定基础,为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在肿瘤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制备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 2. 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体外转染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3.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并分析转染效率。 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得到RNAi沉默Ang2基因表达的效率。 结果: 1、成功制备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 2、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成功的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发出红色荧光。 3、当质粒与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质量比为1:100时,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转染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效率最高,可达61.17%。 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可有效沉默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的表达,其Ang2基因表达抑制效率可达到59.56%(P<0.05)。 结论: 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能以较高的转染效率在体外干预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且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ng2基因的表达,为后期进一步进行裸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体内靶向性干预实验奠定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 血管生成素2 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 靶向基因治疗

王彪 游彩连 单秀英 刘照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 福州,350005

国内会议

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四次烧伤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1-2

2014-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