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杀损伤

自杀(suicide)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极端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接近100万人死于自杀,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50万,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20倍.全球自杀比例是每十万人有14人自杀,其中男性高于女性. 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自杀行为具有遗传、精神性疾病、创伤、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多种影响因素。目前提倡应用各种心理测试量表来评价自杀的行为倾向,评估的结果应该写入临床病例中。自杀分为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矛盾冲突、自杀行为选择三个阶段。自杀主要有窒息性自残性、中毒性以及纵火自杀几种方式。针对上吊自杀切刺自杀头部撞击自杀等方式给出了针对性救治措施。预防自杀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自杀意念的形成和自杀的实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自杀的过程也存在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间进行干预都可能降低自杀的发生。自杀方法的身体可行性(如计划实施)和认知水平(对有关技术方法的认识)影响着自杀方法的选择,因此,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干预和限制将有力的阻断自杀的过程。有效的控制对自杀本身的认知可以降低自杀意念的形成和发展,而对自杀方法认知的干预可以降低自杀企图的形成。而控制身体上自杀方法的形成和实施有可能阻断从自杀意念到自杀企图甚至成功自杀的进程。对方法实施环节的控制包括推广天然气而避免木炭的使用,降低汽车尾气一氧化碳浓度和催化转换器的应用来控制汽车尾气自杀的发生,严格枪支购买及使用来降低枪击自杀发生,管理好农药的使用等等。对自杀的认知水平上的控制包括监管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以及有关自杀内容的书籍等等。

自杀损伤 致病机制 疾病救治 行为干预

姜笃银 王魏 王兴蕾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整形急诊科和烧伤科,山东济南,25003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四次烧伤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1-10

2014-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