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影像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瞬间猝死1例报道

无明显原因的瞬间猝死,临床上常见于心源性.脑源性瞬间猝死经影像证实未见临床报道.现报道1例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瞬间猝死的病例.病例,牛某,男,44岁,在饭店吃饭后起身去洗手间洗手时,突然摔倒在地.约4分钟左右120赶到,已无呼吸、心跳,心电图示直线,去医院途中进行抢救,发病约10分钟左右送入急诊室.但末有临床影像证实。 此例CT影像可见桥间池周围高密度出血影明显增多,侧脑室末见出血影,幕上脑沟、脑池可见少量高密度影(考虑出血经侧孔入脑蛛网膜下腔所致)。故出血部位明显位于颅底部。猝死原因考虑:(1)后颅窝大量出血及急剧颅压增高致脑干向下移位形成枕大孔疝。(2)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迷走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继发心跳骤停。故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部)成为脑出血中死亡时间最短的一种,可在数秒钟至几分钟内呼吸心跳停止。因此临床上瞬间猝死病人除考虑心源性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部)引起的瞬间猝死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认为:(1)临床上瞬间猝死病人,若眼底有出血,皆应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可能是唯一线索,脑膜刺激征因时间短皆无)。(2)复苏成功后很快出现极快心率、低血压、极高体温(脑干、下丘脑心跳、血压、体温中枢受损所致),且1天后呼吸无任何恢复迹象,更应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复苏成功后应立即头颅CT检查。治疗上应及早足量脱水降颅压(甘露醇SOOmI即刻静滴)、脑室引流,及早手术解除枕大孔疝嵌顿。但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常失去手术时机,故最终结果令人失望。能否复苏成功、及早明确诊断、缓解颅高压、争取时间手术解除枕大孔疝嵌顿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

猝死 致死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诊断

王芦敏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济南市 25003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四次烧伤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1-3

2014-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