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合肥经开区塘西河雨水系统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蓄排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完成了对既有排水系统的提标改造,解决了系统中易涝区的积涝问题.上游雨水调蓄设施效法自然水塘的形式,结合景观设计,将高速公路沿线的弃土堆场改建为雨水调蓄塘,滞流上游雨水,大幅削减下泄流量;下游结合区域道路改造新建雨水分流管,将雨水优先排至河道.使得在较小的工程投资下,达到对既有雨水系统提标改造的目的,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总结近年来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限于经济条件限制,雨水系统设计标准较低;②气候变化使降雨强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③城市管理水平不足,雨水口及雨水管道老化、阻塞严重;④地面硬化率越来越大,雨水下渗率降低,地面径流系数增大,集雨量增加; ⑤为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原有的天然水塘、洼地、沟渠被人为填筑,削弱了自然水体对雨水的调蓄作用。 “蓄排结合”,即在系统上游建设雨水调蓄设施,下游扩建排水管(涵)或新建 分流管(涵)。上游调蓄可滞洪、削减雨水下泄流量,大大减小新建管(涵)的长度和规格,节省总投资。因地制宜地采用“蓄排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是既有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的重要途径。上游建设雨水调蓄设施不仅可削减下泄流量,而且可减少翻排或新建雨水管的规模,减少既有排水设施废弃量,并易于分期实施,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本工程中的雨水调蓄塘已建成,并在2012和2013年汛期暴雨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如何以尽可能节省总投资,将雨水调蓄设施生态化、景观化是在对既有排水系统提标改造过程中值得长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既有雨水系统提标改造及调蓄塘设计的思路、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排水系统 雨水系统 工程设计 调蓄塘

缪维维 杜建康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 230041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第十九届年会

厦门

中文

1-1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