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积水改善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探讨
上海市政府持续投入重资用于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特别是近十数年来的进行的道路积水改善工程,有效缓解了暴雨期间道路积水和由于周边道路积水造成的居民住宅小区积水及民居进水的压力,得到了市民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民心工程”。 本文以扬州路、江浦路、巨鹿路等道路积水点改善工程为例,分析了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上海中心城区建筑密集、市政管线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中心城区的道路积水点改善工程所在的路段多半道路狭窄、车流量较大,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各类新旧地下管线数量多、类型复杂,且沿线已建成的地块或距离红线近,或为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薄弱的老建筑,为使新建排水的管道能顺利实施并满足规划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重点考虑管位、管材等几方面的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管位的确定:首先,通过进行测量、物探、查阅竣工图等方式获得现状排水管道及其他地下管资料后,需再结合对工程现场的实地踏勘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整理、相互验证,使得资料的真实性、系统性及完整性能满足确定设计方案的要求。然后,根据新建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确定沟槽宽度及围护措施需要的作业面宽度,再结合现状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道路横断面布置,按尽量减少新建排水管道对现有管线造成影响,同时兼顾考虑施工期间车道分配及交通组织的情况,并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交 通带来的影响的原则,确定管位。 管材的合理选用:管材的选择应结合工程所在地土质情况、周边环境情况、道路交通流量及管材本身的性能和特点,并结合道路管道施工时的运输、交通管理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选用。
市政工程 排水设施 系统设计 道路积水点
杨燕华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