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14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9月西南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该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以肝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主要表现.K-F环阳性率为85.71%,铜蓝蛋白、头颅MRI均有重要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肝病和有神经精神症状者均应警惕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结合临床特点以及眼K—F环,血铜蓝蛋白,肝功能以及颅脑和肝脏的影像学等检查,可以确诊.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于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标准 临床应用
邹成 陈冬梅 李彦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55300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消化科重庆400000
国内会议
第17届西南地区消化病学术会议暨2014贵州省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学术年会
遵义
中文
79-82
2014-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