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兆丰煤矿采空区沉降的预测与矿区恢复治理

煤矿的开采往往伴随着地表下沉,大范围的地表沉降,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地表形态,对附近建筑也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煤矿开采前,对开采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地表下沉量做出合理预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境内兆丰煤矿采空区沉降进行研究,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出兆丰煤矿采空区的最大沉降量以及出现的地点,并提出了对该区域沉降恢复治理的方法.采空区地表沉降呈盆地状,在采空区中心附近,沉降量达到最大值,向两侧逐渐减少,原有己开采塌落区,在新采空区的影响下,将会出现二次沉降,应当予以注意;通过概率积分法计算得出研究区的最大沉降量为1.1m,数值模拟得出的最大沉降量为1.23m,由于数值模拟没有考虑岩石的塌落,所以模拟的数值比理论计算的结果大一些,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预测最大的沉降量可达1.1-1.23m,最大沉降点将出现在开采区中线以西。在未来的采矿活动中,预测产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可以采用间歇开采法、半充填开采等方法控制和减少塌陷,对预测塌陷区较低洼区利用煤研石进行回填,进行土地翻耕植树恢复土地资源再利用。

煤矿采空区 地面沉降 预测模型 生态恢复 环境治理

吕相权 刘东生 董振北 李东哲

吉林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49-52

2014-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