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葡萄延晚栽培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目的:研究帕米尔高原设施葡萄延晚栽培叶片光合作用,探讨设施葡萄延晚栽培生理生态特性,指导设施内环境调控,建立高效优质栽培模式.方法:在设施延晚栽培条件下,以红地球、克瑞森、木纳格、秋黑和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采用英国PP-system公司TPS-2光合作用系统测定并研究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结果:延晚栽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午休过程中,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略微升高;各品种光能利用效率在19:00至21:00较白天有所提高,木纳格光能利用率高于其他品种;克瑞森、木纳格和里扎马特09:00左右气孔导度较高.结论:延晚栽培葡萄木纳格光合作用较强;光合午休同时存在着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类因素;克瑞森夜间具有较高的呼吸速率,木纳格和里扎马特次之.
葡萄 延晚栽培 光合作用 日变化特征
伍新宇 张付春 潘明启 杨建红 邹刚 卡地·吾斯曼 艾尔麦克·才卡斯木 韩守安
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南疆军区农副业基地,新疆麦盖提844606 乌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乌恰845450 克孜勒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阿图什845350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106-1111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