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灌注桩与螺杆灌注桩
螺纹灌注桩基本原理螺纹灌注桩又称全螺旋灌注桩,该桩成桩工艺是用带有钻进自控装置和特制螺纹钻杆的螺纹桩钻机钻进、提升、灌注混凝土、沉入钢筋笼,从而在土体中形成带螺纹的桩体(专利号ZL96119602.5,ZL01240059.9,ZL01250189.1和ZL01250190.5). 螺纹灌注桩具有环保效果好,无噪声,无振动,无泥浆污染与排放等优点,但因属于挤土桩,故设计和施工时需考虑挤土效应的影响,并采取减小挤土效应的措施。螺纹灌注桩适用于淤泥质黏土、黏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层和粒径小于30mm的卵砾石层及强风化岩等地层,对非均质含碎砖、混凝土块的杂填土层及粒径大于30mm的卵砾石层成孔困难很大。成孔成桩不受地下水的限制。具体分析了螺纹灌注桩与螺杆灌注桩桩型特征、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工序、成桩工艺以及施工要点。 螺杆灌注桩的施工顺序、成桩工艺、施工特点、施工要点及施工顺序大部分与螺纹灌注桩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螺杆桩的成桩程序要满足下述2个要求,一是下钻,采用正向非同步技术挤压土体形成圆柱状至直杆段设计标高;随后钻杆采用正向同步技术下钻,即钻杆旋转一圈,钻杆同时下降一个螺距,挤压土体直至桩设计深度。二是提钻,泵压混凝土同时,钻杆顺着已形成的土体螺纹轨迹,采用反向同步技术提钻,即钻杆反向旋转一圈,钻杆同时上升一个螺距,提升至螺纹段顶标高。泵压混凝土的同时,在直杆段土体内采用直提钻杆或正向非同步技术提钻。提钻阶段中,在提钻同时混凝土泵利用钻杆芯管作为通道,保持额定泵送压力和速度,在高压状态下使桩身混凝土分别形成螺纹状桩体及圆柱状桩体。上述非同步技术指下钻速度与旋转速度不同步匹配,钻头每下落或提升一个螺距,钻杆旋转多圈并挤压土体,从而形成圆柱形的孔或桩。
螺纹灌注桩 螺杆灌注桩 施工工艺 技术标准
沈保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3
2014-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